資料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代主席:
多謝各位議員就施政報告中的環境及自然保育政策提出意見。我會從減碳、減排、減廢和抗疫與經濟復蘇四方面回應。
減碳
我認同盧偉國議員提出在發展新發展區時要加強環保,亦多謝謝偉銓議員支持香港邁向更深度長遠減碳。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宣布香港力爭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亦會在今年年中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將會定下更進取的減碳策略和措施,包括探索零碳能源和減碳技術、提高新舊樓宇的能源效益、推動綠色運輸,以及建設具規模轉廢為能的設施等。
同時,政府支持創新減碳,例如撥款兩億元成立的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於去年12月開始接受申請,可以為加快深度減碳和研發綠色科技提供新動力。
為了深度減碳,我們致力減少發電的碳排放。政府促使兩電低碳轉型,在2020年,煤在香港發電燃料組合中只佔約四分之一,比2015年的約佔一半已大幅下降。兩電在未來十年會使用更多低碳,甚至零碳燃料,進一步代替燃煤發電。
與此同時,政府加強推動全民節能,政府場地亦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同時亦支持社會大眾發展社區的可再生能源。當中,上網電價這新政策落實約兩年,社會反應相當正面,兩電已收到超過13,000宗申請,當中獲批超過11,000個項目,這些陸續落成後,估計每年可產生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足以應付超過50,000戶家庭的用電量,進展相當明顯。
減排
減排方面,即在減少空氣污染物方面,我們透過車、船及發電廠的減排,改善空氣質素,亦剛於去年10月推出兩個新措施,包括71億元的計劃於2027年前淘汰多達約40,000部歐盟四期柴油商用車;以及20億元的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以資助現有合資格的私人屋苑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過去五年,香港主要的空氣污染物,包括懸浮粒子、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等的濃度減幅達四成,可見改善香港空氣質素是有成效的。
香港亦即將推出《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清新空氣藍圖》等,多謝易志明議員等的支持,當中政府會籌劃目標,將停售傳統燃油私家車;藍圖亦會適度回應易議員剛才提及關於業界的一些關注。整體來說,我們會配合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減廢
在施政報告中所述,減廢是大勢所趨,有助減緩氣候變化。當中,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簡稱垃圾收費,是推動減廢的「火車頭」,同時亦有利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創造綠色就業。
「走塑」亦是減廢的新重點,如同謝偉銓議員剛才所說,在抗疫期間,因應疫情市民或許多用了單次使用塑膠物品。政府已經多管齊下加強「走塑」減廢的宣傳和回收廢塑膠的配套,包括了膠餐盒、餐具、發泡膠等乾淨回收,都可以支持它們轉廢為材。
與此同時,政府陸續加強社區回收網絡,覆蓋18區,包括設立22個全新形象的回收便利點及超過100個每周定時定點的回收流動點,並增加回收與環保教育並重的回收環保站至11個之多。去年底,我們已推出新的綠綠賞儲分卡,鼓勵乾淨回收,此卡深受市民歡迎,在過去兩個月已有超過16,000個市民或家庭開設新卡。另外,環保署的綠展隊亦陸續擴展服務至全港18區,加強地區層面減廢回收的實地支援。
為提升本地的回收表現,我們已陸續開展廚餘、廢塑膠及廢紙三方面的回收先導計劃,配以公眾教育宣傳和促進相關的轉廢為材、轉廢為能。展望將來,我們會擴大這些先導計劃的覆蓋面,包括更多區域及對象。
與此同時,我們亦將推出更新版的廢物管理長遠策略,多謝謝偉銓議員等的支持和意見。大方向是把廢物更資源化,以及支持循環經濟,包括轉廢為能,減廢亦減碳。
抗疫與經濟復蘇
剛才盧偉國議員提及,環境局和香港大學合作在污水中監測新冠病毒的研發及試用。在去年中,政府透過環保署、渠務署等聯同香港大學跨學科團隊進行創新的研究,在香港實地試行應用。例如在去年12月,研究發現九龍彩雲(二)邨兩座住宅大廈的污水樣本持續呈陽性,顯示當中隱藏患者,縱使當時相關大廈尚未出現確診者,政府仍發出強制檢測令,終於在這兩幢大廈找到共十個確診個案。這是抗疫的輔助工具,有效試用於公、私營屋邨,例如彩雲(二)邨、坪石邨、麗晶花園等。因應疫情,此項研究及試用亦正移師至油麻地及深水埗等的舊樓密集社區,如同盧偉國議員支持這大方向,亦有鄭泳舜議員對油麻地等地的關注,這大規模在舊區的測試能輔助抗疫。在檢測能力方面,我們透過渠務署、香港大學等,已把相關的檢測能力在短時間內增加一倍。此項研發是政府及學界並肩同心抗疫的展示,善用創科輔助抗疫,成為在這方面全球領先的示範,以科學為本,初見成效。
另外,在防疫抗疫基金下,環境局已經推出綠色就業計劃,創造以千計覆蓋不同範疇、工種的有時限職位。同時,我們在環境局相關的基金下增撥約兩億元,不但增加相關的環保項目,亦進一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未來幾年,在多方面的環保措施下,我們將會進一步創造約4,000個就業機會,涵蓋可再生能源項目、科研以至建築工程、回收、物流等。這正如林健鋒議員所說,是多方面創造就業機會,包括環保相關範疇。
最後,姚思榮議員提及在郊野公園等地善用旅遊資源,包括一些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地方。其實,以環境局為例,我們透過漁護署和環保署下的鄉郊辦,已投放新資源加強相關地方的保育,以及與相關組織、村民等的合作,包括支持本地的這些旅遊配套。以活化荔枝窩的個案為例,去年底有一喜訊,就是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授予首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這是他們最高的殊榮。
結語
同心抗疫,不忘環保,同時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循環經濟,推動綠色復蘇。
多謝主席,我謹此陳辭,並呼籲議員支持致謝動議。
(以上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1月22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二節:增加房屋與土地、建設宜居城市、持續改善民生、培育人才及青年發展)的致辭全文)
2021年1月22日